当前位置: 首页 > 答辩 >

高中历史面试试讲《毛泽东思想》答辩问题及解析

《毛泽东思想》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着重记叙了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内容,所以本课就成为了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资格考试中常常青睐的一节,所以考生在复习本课时应予以重视,因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是我们本课中的中的重点内容,所以在答辩环节中,考官也会加以考查。
一、学科专业知识
【典型例题】请你论述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参考答案】
(1)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
(2)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撰写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3)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先后发表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在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做了详尽完整的论述。他指出,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解决了革命的领导阶级、革命目标、革命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4)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全面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规定即将建立的人民共和国的政权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做了政治理论准备。
(5)过渡时期(1949-1956年),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辟了一条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完成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任务。
(6)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6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不懈探索。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报告中,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